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7-05 08:11:41
地 点:北京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是哪裏,以及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是哪裏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泉州。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位於中國福建省泉州市。形成主因是因為中國東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內部往來不易,因此自古許多人便積極向海上發展。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市是經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
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也稱"海上陶瓷之路"和“海上香料之路”,1913年由法國的東方學家沙畹首次提及。海上絲路萌芽於商周,發展於春秋戰國,形成於秦漢,興於唐宋,轉變於明清,是已知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中國海上絲路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兩條線路,其中主要以南海為中心。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泉州。
泉州市是福建省東南沿海的一座城市,它位於北緯24ⰲ2′~25ⰵ6′,東經117ⰳ4′~119ⰰ5′。麵積為11220.5平方千米。共管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區,石獅、晉江、南安3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5縣。人口654.62萬(未含金門縣),那裏通行閩南方言。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市是經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唐朝時期,泉州刺桐港就是我國的四大外貿港口之一,宋元時期,它與埃及亞曆山大港齊名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
海上絲綢之路的曆史:
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中國東南沿海,經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
中國輸往世界各地的主要貨物,從絲綢到瓷器與茶葉,形成一股持續吹向全球的東方文明之風。
尤其是在宋元時期,中國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的大幅提升以及指南針的航海運用,全麵提升了商船遠航能力,私人海上貿易也得到發展。這一時期,中國同世界60多個國家有著直接的“海上絲路”商貿往來。
1、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主要是廣州和泉州。
2、海上絲綢之路的終點:漢朝是在印度半島南端。
先秦時期,嶺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開辟了以陶瓷為紐帶的交易圈。唐代的“廣州通海夷道”,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明朝時鄭和下西洋更標誌著海上絲路發展到了極盛時期。
南海絲路從中國經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途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
擴展資料:
據史料記載,唐宋時期,外國人沿海上絲路前來廣州留居者,有大食、波斯、天竺、獅子國、真臘、訶陵等國商人,據說有十餘萬之眾。有的留居數十年而未歸。於是便出現了曆史上的所謂“蕃坊”。蕃商和華人相處甚洽,有的還“嫁娶相通”。當時同住廣州的人,語言、風俗各異,海外的舶來品充塞市場,一派國際性港市的氣氛。
這時陶瓷從海上絲路的大量輸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品種繁多,名窯輩出。1977年在珠江口外伶仃島附近打撈到唐代的陶瓷,小四耳缸及碗均套在大四耳缸內。海南島東部陵水縣海灘出土的青瓷碗,也是十個一捆堆放著,體現當時包裝運輸的高超水平。宋瓷遠銷日本、占城、真臘、三佛齊、閣婆、天竺、大食,以至遠達東非海岸的層拔(今坦桑尼亞)等廣大亞非地區。
參考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海上絲綢之路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與外國經貿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與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曆了一個極為漫長的發展過程,具體而言,它在先秦商周時期開始萌芽起源,在秦漢時期初具雛形,在唐朝宋朝時期達到鼎盛階段。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與終點
海上絲綢之路,按照地理位置和循行地域劃分,可以分為東海航線和南海航線。東海航線的起點位於膠東半島、寧波等地,終點位於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東南亞等地。
南海航線的起點,主要包括廣州和泉州。南海航線穿過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經印度洋、紅海,終點最遠到達東非、歐洲諸國。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源與發展
先秦商周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已經開始萌芽。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的先民就已經廣泛使用了獨木舟和筏。進入奴隸社會以後,船舶日益大型化、多樣化,航海技術日益成熟完善,為遠洋航海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與支撐。
中國有著長達一萬八千公裏的海岸線,東南沿海地區瀕臨南海和太平洋,海岸線長,大小港口星羅棋布。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居住在南海之濱的嶺南先民就已經使用簡陋小舟,從事海上漁業生產。由於中國古代的陶瓷生產技術和絲綢製造生產技術的突飛猛進,領先世界,中國出產的陶瓷製品和絲織品,在世界範圍範圍內都廣受歡迎,以此為契機,催生出多條遠跨重洋的航線和極為興盛的跨國貿易,海上絲綢之路由此一步步形成。
海上絲綢之路,作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成為東西方經貿文化交流往來的重要曆史途徑,動的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推動了世界的進步和發展。
1、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主要是廣州和泉州。
2、海上絲綢之路的終點:漢朝是在印度半島南端。
先秦時期,嶺南先民在南海乃至南太平洋沿岸及其島嶼開辟了以陶瓷為紐帶的交易圈。唐代的“廣州通海夷道”,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最早叫法,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遠洋航線。明朝時鄭和下西洋更標誌著海上絲路發展到了極盛時期。
南海絲路從中國經中南半島和南海諸國,穿過印度洋,進入紅海,抵達東非和歐洲,途經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和文化交流的海上大通道,並推動了沿線各國的共同發展。
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泉州。
泉州市是福建省東南沿海的一座城市,它位於北緯24ⰲ2′~25ⰵ6′,東經117ⰳ4′~119ⰰ5′。麵積為11220.5平方千米。共管轄鯉城、豐澤、洛江、泉港4區,石獅、晉江、南安3市和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門5縣。人口654.62萬(未含金門縣),那裏通行閩南方言。
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泉州市是經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早在唐朝時期,泉州刺桐港就是我國的四大外貿港口之一,宋元時期,它與埃及亞曆山大港齊名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
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是哪裏和宋元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是哪裏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麵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查看更多關於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是哪裏的詳細內容...
據他交代,事發後他因害怕處罰,指使家人將肇事車輛騎到隔壁村藏匿,並將受損的反光鏡全部拆下,連同頭盔一起扔進村子附近的池塘裏,這些證據也被辦案民警一一尋獲。...
(編輯:朱振民) 來源:《人民論壇》,2016年11月24日責任編輯:周夏瑩。...